2019年深圳企业申报高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2019-04-15 10:57

高新认定的工作对于申报企业,是长期的一项准备工作,如果在这项工作没做好,可能会出现这样情形:

老板:现在税收监控越来越紧了,省点钱也不容易。听说拿到高新企业资质后节税又有补贴拿,这一批我们也搭个末班车申请一下吧,你抓紧准备材料!

财务:我只负责财务工作,这也太复杂了吧,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老板:没那么难的,你看我们公司也符合要求啊,成立好几年了,研发人员很多,专利也有,你就把公司产品和项目编一编做个美化,肯定行的!

财务:(硬着头皮)好吧。。。

两个月后

财务:我白忙一场了,申报材料没通过。。。

老板:真可惜,我们到底缺了什么呀?

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提高认定成功率,必须提前布局,早作准备哦,哪些工作需要尽早准备呢?

(1)尽早获取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有类和类知识产权之分。这是,2016年制定的新政策的规定,明确了分类与评分细则。

其中,企业拥有的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新药、软件著作权等属于类核心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首要和必须条件,在高企认定中也会给申请人带来相应较高的分数;此外,一些非核心知识产权:商标权、域名权、数据库特别权、商业秘密和科技成果等,对企业来说也是重要的知识产权。

但总的来说,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例如类中的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时间短则1年半,长则2-3年。对于财务成长性不太好的企业,类知识产权的获取就显得尤为重要。

(2)提前归集财务费用、建立科技财务体系

「高企认定工作指引」中明确了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同时明确指出企业应对研发费用进行单独列支并单列到具体研发项目。

而如果企业在前期并没有将研发费用单列到项目甚至没有在账内单独列支研发费用,那么必然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申报高企认定时,才临时按照「指引」要求,按项目对研发费用逐项进行归集、认定,工作量非常大,有时甚至都是在做无用功。因此,提前归集财务费用是十分重要的准备环节。

此外,认定条件还要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因此,企业前期对每一个研发项目在财务上设专帐管理,形成规范的科技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企业科技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便十分重要了。如果没有相应的财务体系构架,很难证明企业正在健康、快速发展,自然也会提高企业申请科研项目资金的难度与风险。

(3)事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

认定条件要求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例要在10%以上。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人力资源体系,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满足公司和员工发展的需求。

(4)预先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主成果一般硬件、软件、工艺、方法、服务等,副成果一般有标准、专利、论文、图纸、著作、报告等。科技转化成果,是高企认定的认定条件中另一项高分项,因此,在这一项做好工作,是直接可以提升高企认定成功率的。

因此,企业要在前期做好项目规划与定位,做好立项评估,注重立项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风险可控;同时还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术难题,以此推动企业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使其在评分中拿到高分。

(5)及时建立研发机构,规范组织管理体系

「高企认定工作指引」指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评分占比20%,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研发过程中对研发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奖励政策的体现都要明确规范。

高企申报虽然一年不止一批,但也是不宜拖延的。一次次无果的申报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错过最佳申报时机:2016年的高企认定新政策丰富了认定所需提交材料,评审更加细致和严格,今后的评审条件还会越来越严苛,况且企业的一些报表、专利资质也有时效性。

所以,精心准备申报材料,争取一次通过是很重要的。如果您的企业早已达到高企的条件,千万别让一份不合格的材料拖了后腿;如果企业还欠火候,一份符合规范、有理有据的申报材料会给你大大加分。

准备材料也需要注意一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八个点

01政策了解不透彻

不仅是高企申报本身,还有申报所需资质的申请政策也在不断变动,企业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些五花八门的政策。

02财务核算不规范

高企审查第一阶段就是地方科技、税务部门初审,这里出问题都到不了专家手里。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核算并不规范:研发费用含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财务报表中无无形资产、会计报表没有研发核算、多个研发项目的研发经费雷同、研发费用大于管理费用等,另外各类报表数据不一致也是个大问题。想要搞定财务核算,绝对要经历一番大折腾。

03知识产权难申报

部分企业是纯粹为了申报高企而报专利,全部是实用新型,报的专利技术性不强,造成了知识产权与研发项目和产品的关键技术完全不搭界。

04成果产品无关联

2016年重点关注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求年平均转化5项以上,还需要将企业的科技成果进行描述,要描述出技术成果是什么,怎么转化的,应用在哪个产品中,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否产生收益,并且做到一一对应,很多企业在此处吃了亏,且不说数量,首先知识产权跟项目和产品严重不匹配,明明成果与产品不相关硬要扯上关系,这就很难过关了。

05项目研发不科学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的项目需要符合高新申报领域的要求,且因为评价指标中对科技成果转化有数量要求,因此要求企业对研发项目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一方面满足实质的高新技术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数量的要求。

06产品挖掘不到位

对研发项目与产品的技术说明和证明材料的整合与挖掘不到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对产品描述不清,技术性不强,佐证材料五花八门的情况。

07企业人员资质弱

科研人员比例不达标、科技研发人员社保未购买、研发人员不满足183天、人员花名册的结构不合理、研发机构名称与管理水平中的文件存在矛盾、研发费用中的研发人员工资与人员花名册中的人员数量存在矛盾等,都是需要下大功夫整理和调整的。

08材料编写缺经验

例如,申报人员不了解最新政策,不能做到整理材料有的放矢;不具备撰写任何技术资料的能力,不能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性;资料审核和上传不严格,漏洞百出等。

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涉及到财务问题,还有税务、法律、法律、知识产权等,各大企业想要在高企认定中顺利通过科技部的审查,成功通过高新认定,拿到相应的资金补贴,因此聘请专家团队是多数企业的选择,毕竟早一年申报成功享受到的优惠远大于专家费用。

原文链接:/h-nd-1041.html

标签: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2 版权所有